山里娃圆“复旦梦”
9月1日,来自贵州省息烽县九庄镇的山里娃陈洪平走进了复旦大学,2005年时种下的“复旦梦”随着踏进校门的那一刻最终成真。
值得一提的,陈洪平是复旦大学组织赴西部地区支教团近15年来,第一位从支教地考入复旦大学的学生。
西南小镇的骄傲
今年夏天,贵州省九庄这个仅有3万余人的西南小镇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一条消息;甚至在整个息烽县境内,很多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也都听说了:恢复高考36年来,息烽当地的中学终于培养出了第一个考上复旦大学的学生。更为重要的,这个学生还不是县城里的学生,而是一个山里娃,他就是从位于山区乡镇的乌江复旦学校走出来的陈洪平。
陈洪平来自一个较典型的农村家庭。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尽管家庭经济主要靠父母务工的微薄收入维持,但是陈洪平的家庭却一直有着很好的读书氛围。陈洪平的两个姐姐都相继考上大学,不过也因为如此,陈家的经济越发拮据。不过一直以来,家庭都全力支持着陈洪平去追寻、坚守着自己的大学梦,而陈洪平也从初中起就一直在学校里品学兼优、名列前茅。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18岁的他在2013年3月通过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获得学校预录取资格。在2013年高考中,以总分503的成绩,最终被复旦大学(临床医学5年制)录取。
“复旦梦”的起源
陈洪平说,他的“复旦梦”从2005年开始。
“那一年,我10岁,小学五年级。那一年,一所叫复旦的大学来到我们大山里,在我们村上援建了一所‘乌江复旦学校’。那一年,因为我的成绩优秀,我顺利地考取了那所中学,父老乡亲到家里来祝贺我,从此,我也在大家心目中成了一名‘复旦’学生。渐渐地,我知道,原来在大山之外,有一所享誉海内外的‘复旦大学’,是中国顶尖人才的摇篮,我也确立下自己的奋斗目标,考取‘复旦大学’,做一名真正的复旦人。”
时间倒回至2006年,10岁的陈洪平进入乌江复旦学校(2005年复旦大学在息烽县九庄镇援建的中学)就读。也正是从这一年起,复旦大学每年都派出由2-4名研究生组成的支教队,开始在学校扎根,接力教授这里的孩子们。从初一到高三,7批复旦支教队员在教授陈洪平各种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他的心中浇灌着复旦梦的树苗。
支教接力助圆梦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积极推行高等教育定向扶持西部地区的政策,复旦大学响应国家战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加强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招生力度,在西部省份增加了高考招生名额。3年来,陆续有部分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学生获得了参加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资格。
但是,要闯过自主招生中的“面试关”对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来说无疑具备很高的难度。无论从知识面、表达和沟通能力、思维的活跃度和深度等方面,他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点学校的尖子学生相比,在“先天条件”都有很大的差距。
于是,第14届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贵州支教队的同学们下了决心,要为大山里的同学们带去改变——支教队员不仅要去教高中教学大纲上的文化知识,还要以自己所接受的复旦通识教育的理念,去带给乌江学校的学生们更多的东西。
支教队员做起了山里娃的“军师”。四个支教队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他们分别从新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面出发,对陈洪平进行了通史教育的辅导。这正是在这些“军师”好几个月的辅导帮助下,帮助陈洪平最终顺利过关。
“中国梦”从这里开启
记者注意到,在陈洪平随身携带的行李中,除了几件衣服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外,剩下的就是两本书,其中一本书名叫《中医密码》。
陈洪平对记者说,爷爷是赤脚医生,从小在他的熏陶之下自己对医学非常感兴趣,这是报考医学专业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点原因是从小目睹了太多村子里的父老乡亲因为医疗条件限制,治疗不及时而使“小病变大病,甚至丢性命”的事情。“大学毕业后,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乡,为父老乡亲看病,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提到未来,陈洪平这样说。
当然,这样的话不是第一次从陈洪平的嘴里说出了。
如果你翻阅过他的自主招生自荐信,那么你会在最后一段看到如下的文字:
虽然山区的信息比较闭塞,但我也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深受振奋。
我的家乡贵州在全国仍是经济落后省份,那就更需要她的儿女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再回到这片土地,建设她,发展她。那么,我的“中国梦”就从“复旦梦”做起,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优秀的复旦人,为民族、国家,特别是我的家乡贵州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